2006-07赛季的明尼苏达森林狼,是一支充满矛盾与希望的球队。加内特(Kevin Garnett)仍在巅峰,但管理层围绕他打造的阵容始终未能突破西部豪强的封锁。翻开当年的球员名单,既有青涩的新秀,也有短暂停留的过客,共同组成了这支球队的独特记忆。
核心阵容:加内特与他的“帮手”
- 凯文·加内特:场均22.4分12.8篮板4.1助攻,依旧是联盟最全能的大前锋,但孤军奋战的疲惫已写在脸上。
- 里基·戴维斯(Ricky Davis):场均17分4篮板4助攻,进攻万花筒,但防守端的散漫常被诟病。
- 马克·布朗特(Mark Blount):作为中锋场均12.3分6.2篮板,投篮手感柔和,但护框能力平庸。
年轻血液:未能兑现的潜力
那年森林狼的选秀操作备受期待:
- 兰迪·弗耶(Randy Foye):首轮7号秀,场均10.1分,一度被视作后场答案,但伤病阻碍了成长。
- 克雷格·史密斯(Craig Smith):二轮秀场均7.4分,矮壮内线的拼搏精神赢得球迷喜爱。
昙花一现的角色球员
名单中不乏匆匆过客:
- 特洛伊·哈德森(Troy Hudson):因伤状态下滑,场均仅4.7分。
- 迈克·詹姆斯(Mike James):从猛龙高薪加盟,却与球队体系格格不入。
“那支森林狼像一场未完成的实验,加内特是唯一的常量,其他人来了又走,最终连他也离开了。”——明尼阿波利斯当地记者回忆道。
赛季结束后,加内特远走波士顿,森林狼彻底进入重建。如今回看这份名单,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句号——关于忠诚、遗憾与NBA商业现实的残酷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