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印第安纳,施拉姆夫继续作为替补出场,但他的表现已不再是普通的第六人。在第一个赛季里,他场均打33分钟,贡献16分、8篮板和3助攻,命中率51%,三分球命中率达到36%。这一年,他高居最佳第六人奖的第二位,并在季后赛首轮尽管步行者被活塞横扫,依然以场均20.3分成为球队的得分王,出手次数也位列全队第一。
接下来的两个赛季,施拉姆夫继续稳居超六,并连续两年蝉联最佳第六人奖,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度获得这一荣誉的球员。然而,步行者始终未能突破季后赛的首轮,球队的成绩一直停滞不前。
到了1992-93赛季,施拉姆夫迎来了新的转机,正式成为步行者的首发小前锋,他交出了场均19.1分、9.3篮板、6助攻和1抢断的亮眼数据,成为球队的篮板王,得分和助攻均位列全队第二。同年,他首次入选全明星,但步行者依然未能突破季后赛的首轮。
看到球队前景难以突破,步行者最终决定交易施拉姆夫,将他送至西雅图超音速,换取防守强悍的前锋德里克-麦凯。回头看来,这笔交易可谓双赢,步行者确定了里奇-米勒为球队的核心,奠定了未来数年的阵容,而超音速则迅速崛起,成为西部的领军球队。
在西雅图,施拉姆夫的角色有所转变,虽然他不是球队的核心球员,但他的表现依然稳定。佩顿和坎普是超音速的锋卫核心,施拉姆夫则充当着重要的辅助角色。在1994-95赛季,他的三分命中率高达51%,虽然场均仅投两次三分,但他依然以高效的进攻表现帮助球队在进攻端保持领先,并凭此入选了最佳三阵,并参加了全明星。然而,这一年的超音速依旧无缘突破季后赛首轮。
1996年,超音速迎来爆发,以64胜的成绩高居西部第一,施拉姆夫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队伍轻松击败了国王,接着在半决赛中横扫卫冕冠军火箭,施拉姆夫场均贡献20分、7篮板、4助攻,命中率达到57%。在西部决赛中,他们通过抢七大战淘汰了爵士,终于突破了季后赛的瓶颈。然而,尽管表现出色,超音速在总决赛中以1-4败给了公牛,错失了总冠军。
1997年,施拉姆夫与佩顿、坎普一同入选全明星,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全明星之旅。然而,在随后的两年里,超音速的表现依旧未能达到预期,他们始终无法突破西部的顶峰。1999年,合同到期后,36岁的施拉姆夫前往波特兰,希望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追逐一座冠军奖杯,但遗憾的是,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