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超联赛本土球员的顶薪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。据多家媒体披露,目前中超本土球员的最高年薪约为人民币500万元(税前),这一数字虽较"金元足球"时代缩水近80%,但仍远超普通职业球员收入水平。
自2021年足协推行"限薪令"以来,中超本土球员顶薪从税前1200万元逐年下调。现行政策规定:
"薪资结构的调整让俱乐部运营更健康,但也导致部分优秀球员考虑留洋。"某俱乐部经理向记者透露。
能够拿到顶薪的通常是各队核心国脚,如武磊、张琳芃等。他们的收入构成包括:
项目 | 占比 |
---|---|
基础年薪 | 60% |
比赛奖金 | 25% |
商业代言 | 15% |
与J联赛(本土顶薪约2000万日元/年)和K联赛(约8亿韩元/年)相比,中超顶薪仍处于较高水平。但专家指出:"薪资应与竞技水平匹配,目前中超在亚冠的表现难以支撑高薪体系。"
随着联赛逐步回归理性,如何平衡球员收入与俱乐部可持续发展,将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关键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