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张明站在世界杯领奖台上,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时,这个28岁的运动员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他颤抖着咬住金牌,对着镜头哽咽道:“没有祖国的培养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”这句话迅速登上热搜,而背后的故事更让人动容。
“训练最苦的时候,是教练那句‘你代表的是中国’让我坚持下来。”
来自河北农村的张明,12岁被业余体校选中时连专业跑鞋都买不起。国家体育局的“苗圃计划”为他提供了全额资助,甚至在他父亲重病时,队里悄悄承担了医疗费用。“那时候我就发誓,一定要让国歌响彻世界赛场。”
决赛当天,张明在最后50米逆转局势。赛后他做的第一件事,是跑到场边紧紧拥抱那位跟了他10年的队医。“我们每个运动员身后,都站着整个国家的支持系统。”说着,他指向运动服胸前的国旗徽章,那里已经被汗水浸得发亮。
在更衣室里,我看到张明小心翼翼地把金牌包进绣着国徽的绒布。这个动作让我想起他教练的话:“有些奖牌是个人的,但世界杯金牌永远属于祖国。”或许,这就是中国运动员最朴素的信仰。